IPO须实现从重规模到重质量的华丽转身

admin2周前未分类25

据统计,今年一季度无论是新股发行数量,还是融资金额,与去年同期相比,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。这也被市场解读为严把IPO准入关的表现。个人以为,对于新股IPO,盲目追求融资规模的时代应该结束了,注重发行人的质量才是首选。


  统计数据显示,2025年一季度A股共计发行27只新股,去年同期为30只,同比减少10%;融资金额合计为164.76亿元,去年同期融资金额为236.2亿元,融资金额同比下降30.24%。这也是2019年以来一季度融资金额首次低于200亿元。发行数量与融资金额出现“双降”现象,也引起市场的关注。


  一个季度发行27只新股,一个月平均发行9只,这样的频率显然并不高。前几年,A股市场曾历经过发行高峰。一个月最多的时候发行新股36只,相当于每周发行9只新股,而现在每个月也只发行9只新股,新股发行数量大幅缩水已是不争的事实。


  其实,新股发行数量大幅缩水,有多方面的因素。其一,市场行情低迷。近些年来,境外诸如欧美日韩等市场不断向上拓展空间,特别是像美股更是频创历史新高,但像上证指数等三大指数,其表现堪称低迷。休说创什么历史性高点,就连2015年的5178点都无法跨越,上证指数反而在4000点以下长期运行。股市低迷,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为新股发行的抽血效应让市场不堪承受,减少发行数量不失为明智之举。


  其二,监管从严。自2023年监管部门阶段性收紧IPO以来,对于新股发行的审核开始变得更加严格。实际上,证监会提出的监管从严,不仅体现在日常对于上市公司、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上,也同样体现在对于IPO的审核上。而且,对于发行文件的从严审核,也有助于将那些带“病”闯关、浑水摸鱼的发行人挡在资本市场的大门之外。


  其三,实现从重规模到重质量的转变。经过30余年的发展,A股市场已发展成拥有上海、深圳、北京三大交易所的市场,且挂牌上市公司数量已超过5000余家。仅仅从规模上讲,已位于全球资本市场的前列。从客观上讲,A股市场已不应再追求市场规模的大幅扩张,而是应实现从重市场规模到重上市公司质量的转变。


  个人以为,A股市场实现从重市场规模扩张到重质量的转变,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。一方面,随着近些年来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的完善,退市的上市公司也越来越多,反过来说明这类上市公司质量不佳。而且,即使如此,沪深市场仍然存在大量的劣质公司与垃圾公司,而这些公司的存在,与当年把关不严或对于上市的要求并非没有任何关系。


  另一方面,监管从严,导致IPO数量与融资额的缩水,虽然会降低资本市场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,但IPO重质量,实际上也能让市场宝贵的资源(资金)好钢用在“刀刃”上,避免造成市场资源的浪费。


  更重要的是,实现从重规模到重质量的转变,无论是对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,对于提升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价值,以及对于维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都是大有裨益的。从以往的案例看,劣质公司、垃圾公司更容易发生违法违规行为,且更容易触及退市条款。而优质公司不仅能给投资者带来回报,也更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。


  当然,除了IPO重质外,对于现存的上市公司,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其质量。除了完善制度建设外,加速市场上的劣质公司、垃圾公司的出清,显然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。此外,对于那些长期不分红的上市公司、对于那些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上市公司,都应该纳入出清对象。


相关文章

“避险之王”不再避险?29万亿美元美债市场遭大规模抛售!美联储降息预期一天一变:从5次降为4次

据央视新闻报道,受“推迟关税90天”消息(随后白宫辟谣)的影响,周一(4月7日)盘中短短15分钟内,美股大盘经历了先暴拉后回落转跌的脉冲式巨震。道指一度刷新日高,较盘初日低涨近2600点,创有纪录以来...

对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思考

 很高兴在这个最美的季节来到最美的承泽园,分享关于中国经济的思考。本次报告会的副标题是“两会精神解读”,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,我们需要思考:当政策目标已确定,学术研讨该谈些什么?作为学术殿堂,北大...

经济飘红,考验仍在

展望1季度经济,经济或将顺利实现“开门红”,预计1季度GDP 5.1%左右,超全年目标增速。预计3月工增、社零、制造业投资偏强,出口尚未回落,社融在政府债继续快速发行背景下增速持平于上月,CPI降幅收...

从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看区域协调发展

 社会融资规模指标问世十多年来,受到决策层、市场人士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“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使社会融资规模、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、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”。自2...

从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看区域协调发展

社会融资规模指标问世十多年来,受到决策层、市场人士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“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使社会融资规模、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、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”。自20...

助贷新规都有哪些吸人眼球的金融亮点?

近日,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《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》(简称《通知》),内容共10条,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。  《通知》发布是在现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监管制度基...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