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市公司主动退市应成常态

admin2周前未分类26

年内第二家主动退市公司现身。日前,中航产融发布公告称,拟以股东大会决议方式主动撤回A股股票在上交所的上市交易,并转而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转让。这也是继前不久玉龙股份之后,沪深股市今年第二家拟主动退市的公司。个人以为,基于目前沪深市场的状况,上市公司主动退市应成为常态。


  资料显示,中航产融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产业投资与综合金融平台。2022年、2023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6.82亿元、2.9亿元,而根据此前发布的业绩预告,该公司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-4800万元左右,这也是继2007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。中航产融近几年的业绩也呈现出下滑的态势。对于2024年的预亏,上市公司方面表示主要受业务结构转型调整,营业收入、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有所下降,以及受外部宏观经济形势等方面的影响所致。


  中航产融业绩下滑,显然有近几年大环境方面的因素,也是导致该公司选择主动退市的最主要原因。事实上,玉龙股份选择主动退市,也与其业绩表现不佳关系密切。比如玉龙股份退市,主要是由于该公司经营状况不佳,现金流持续恶化,经营面临重大不确定性等方面原因。


  上市公司主动退市在A股市场早已不算什么新闻了。2015年5月份,有央企背景的国机重装选择主动退市,该公司也成为A股市场的“主动退市第一股”。但时隔5年之后的2020年6月份,该股又实现了重新上市。


  现行的退市与重新上市机制为上市公司主动退市提供了方便。早在2014年10月份,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退市制度进行改革,出台了《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》。其中,《若干意见》首次推出了上市公司主动退市制度。根据《若干意见》的规定,主动退市的上市公司,在重新上市时,将享受政策上的倾斜措施。因此,那些存在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,与其因触及相关条款被强制退市,倒不如选择主动退市。如此,也能为今后的重新上市创造更好的条件。


  但从A股市场的案例看,真正选择主动退市的却是少之又少。毕竟,对于上市公司而言,当年不遗余力地闯关IPO,好不容易跻身于资本市场了,要想其选择主动退市,其实也并不容易。毕竟,上市后,发起人股东拥有了高溢价的套现平台,上市公司也拥有了再融资的平台。而且,即使是业绩不佳,只要不违法违规,今后也可能存在优质资产注入并实现咸鱼翻身的机会。


  但是,玉龙股份与中航产融的主动退市又表明,主动退市并非是最坏的选择。从目前的案例看,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,实现重新上市的机会非常渺茫,且难度极大。而如果是主动退市,则至少还有政策上的支持。


  历经多年的发展,沪深北市场挂牌的上市公司数量已超过5000多家。从规模上讲,已处于全球资本市场的前列。但相对于如此庞大的规模,主动退市的上市公司则是太少了。而另一个情况则是,在5000多家上市公司中,能够称得上优质的上市公司则非常之少。且有为数众多的上市公司常年不能为投资者带来回报,其挂牌交易,只剩下可怜的投机价值。这样的上市公司,上市其实已没有任何的意义。


  优质上市公司较少,而垃圾公司、劣质公司较多的现状也说明,对于新股IPO,严把质量关才是根本。目前新股发行虽然实行注册制,企业上市条件更包容,上市门槛更低,但这并不意味着审核就可能放松。注册制条件更包容,门槛更低,是对于那些有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企业而言的,绝非可以“胡子”与“眉毛”一把抓。若如此,那是对市场、对投资者不负责任的表现。


相关文章

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有了更雄厚的制度助力

近日,金融监管总局印发《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》(简称《方案》),就银行保险机构深入参与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、加大对银发经济的金融支持、提升老年群体金融服务水平等提出七方面二十...

金融赋能,激发消费内生动力

2025年作为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政府工作报告已将“大力提振消费、提高投资效益,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”列为首要工作。站在新征程的起点,金融对消费的赋能作用进一步凸显出来。无论是宏观层面的政策引导,还...

经济飘红,考验仍在

展望1季度经济,经济或将顺利实现“开门红”,预计1季度GDP 5.1%左右,超全年目标增速。预计3月工增、社零、制造业投资偏强,出口尚未回落,社融在政府债继续快速发行背景下增速持平于上月,CPI降幅收...

助贷新规都有哪些吸人眼球的金融亮点?

近日,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《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》(简称《通知》),内容共10条,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。  《通知》发布是在现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监管制度基...

“避险之王”不再避险?29万亿美元美债市场遭大规模抛售!美联储降息预期一天一变:从5次降为4次

据央视新闻报道,受“推迟关税90天”消息(随后白宫辟谣)的影响,周一(4月7日)盘中短短15分钟内,美股大盘经历了先暴拉后回落转跌的脉冲式巨震。道指一度刷新日高,较盘初日低涨近2600点,创有纪录以来...

从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看区域协调发展

 社会融资规模指标问世十多年来,受到决策层、市场人士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“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使社会融资规模、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、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”。自2...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